杭州耳鼻喉医馆

杭州耳鼻喉医馆 杭州口耳鼻喉医馆门诊部预约挂号电话0571-86612967
杭州御和堂中医>鼻部疾病>鼻出血

秋冬干燥容易鼻出血 掌握几种快速止血法!

时间:2021-06-15来源:杭州御和堂中医作者:御和堂中医点击: 287 次
网上预约 | 网上挂号

  秋冬过渡,天气干燥,鼻子干,流血都是正常的。但是,流鼻血不一定是天气干燥引起的,鼻子有局部原因也有全身原因,尤其是反复流鼻血。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主要由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大多数鼻衄是单侧或双侧的。出血量不同。在轻微的情况下,只有鼻涕是带血的;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会导致贫血。患者可以停止大多数流鼻血。

秋冬干燥容易鼻出血 掌握几种快速止血法

  详解导致鼻出血的两类祸首

  一、局部原因

  1. 创伤。

  2.气压伤。

  3. 鼻中隔偏曲(鼻内畸形)。鼻中隔穿孔常有鼻衄的症状。

  4、炎症: 非特异性炎症,如干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等,通常是鼻衄的病因。 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液性溃疡,易引起鼻衄。

  5. 肿瘤。

  6、其他:鼻腔异物、鼻水蛭可引起大量反复出血。在高原地区,干性鼻炎往往是由于相对湿度低引起的,这是引起区域性鼻衄的主要原因。

  二、全身原因

  1、血液病:血小板数量或质量异常。 凝血机制异常。

  2.急性传染病。

  3、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子痫伴高血压等。 静脉压升高:如二尖瓣狭窄、胸或纵隔腔及颈部大肿块、肺气肿、肺水肿、支气管肺炎。

  4、维生素缺乏:当维生素C、K、P和钙等微量元素缺乏时,容易出现流鼻血。

  5、化学和药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会破坏造血系统功能,引起鼻衄。长期使用水杨酸类药物可以减少凝血酶原,使出血更容易。

  6、内分泌失调:月经代偿和鼻衄的威胁常发生在青春期,主要是由于血液中雌激素含量降低和鼻粘膜血管扩张所致。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肝肾疾病、风湿热等,也可伴有鼻衄。

  多数鼻出血可自行止血掌握几种止血方法

  鼻衄治疗的原则是先治标,后治本,即尽快止血,后治病原。从治疗的角度来看,流鼻血可以分为两类:轻微出血和突然严重出血。这里有一些通过少量出血来止血的方法。如果突然发生严重出血,请立即就医。

  1.局部压迫止血:头部应保持正常姿势直立或略微向前。用手指从鼻子外侧将鼻子(软鼻)压入流血侧,就像平时用手捏鼻子一样,直接按压约五到十分钟。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简单地止血。如果按压十多分钟后血液仍未停止,则可能代表严重出血或其他问题,您需要转诊至医生进行进一步治疗。

  2、止血前必须先排出血凝块,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止血。

  3. 用减充血剂或喷鼻剂润湿棉花并放入鼻孔以帮助止血。白醋也可以。

  4.涂抹软膏:当流鼻血得到控制时,在鼻子上涂抹维生素E软膏。如果没有维生素E,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代替,每天涂抹2 至3 次。维生素II软膏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以破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仅可以止痒,还可以防止粘液变干(以免引起需要捏鼻孔)。如果鼻黏膜因干燥而疼痛,可使用芦荟或痢疾软膏。

  5.使用冰冷敷:冷敷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减少出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压住鼻子、脖子和脸颊,促进血管扩张,减少出血。

  6.从左鼻孔(右)出血,抬起右臂(左),几分钟后止血。

  7.当患者左(右)鼻孔出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并用力弯曲,一般数十秒止血;

  8、或用中指系住患者中指根部,从左(右)鼻孔刺破流血的右(左)中指,止血后解开布条。

  9.布条按摩法。取穴:建井穴(位于大锥体与肩峰连接处的中点) 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外科医生用食指捏捏,挤压穴位中心并上提肩部肌肉向上保持3-5秒,重复3次为1次,每次间隔两分钟,在攻击过程中连接3次。 5天为一个疗程。每个治疗周期之间的间隔为3 天。孕妇应避免这种方法。

  偶尔会流鼻血,止血后没有问题。如果再次出血且出血时未找到出血原因,则应在出血后进行检查,找出出血原因,然后对出血原因进行适当治疗。这是防止再出血的根本措施。

  温馨提示:若有什么不懂的请点击在线咨询,了解更多!我院因外地慕名来访患者众多告诫患者切勿相信一切假冒医托所执言辞!请您网上预约或直接来院按正规程序就诊即可!

本文由杭州御和堂中医肿医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鼻出血有哪些常见症状?下一篇:鼻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杭州御和堂中医馆
诊疗项目
【预约电话】:

0571-86612967


【路线】:

地铁4号线在彭埠站下车D口出,沿明月桥路步行500米即到。


【就诊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东望府3幢底商14号
Copyright ©2020-2021 杭州御和堂中医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0036573号-8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 浙医广[2022]第330102-0207号
杭州御和堂